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,、博山香薰、博山薰?fàn)t等名,,是中國漢,、晉時期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。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,。博山爐的得名源于外形,。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,上有蓋,,蓋高而尖,,鏤空,呈山形,,山形重疊,,其間雕有云氣紋、人物及鳥獸,。于爐中焚香,,輕煙飄出,繚繞爐體,,自然造成群山朦朧,、眾獸浮動的效果,仿佛傳說中的海上仙山"博山",。
博山爐出現(xiàn)在西漢時期,,與燃香原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(guān)。西漢之前,,人們使用茅香,,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,雖然香氣馥郁,,但煙火氣很大,。武帝時,南海地區(qū)的龍腦香,、蘇合香傳入中土,,并將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餅,下置炭火,,用炭火的高溫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,香味濃厚,,煙火氣又不大,,因此出現(xiàn)了形態(tài)各異、巧奪天工的博山爐,。兩漢時期,,博山爐已盛行于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,。1968年在河北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,其造型和工藝已達(dá)到高峰,。
地址:南陽市鼎盛大道369號(光武大橋南段向南980米路西)
官方網(wǎng)站
博物院微信號
知府衙門微信號
張衡博物館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