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11月南陽縣石橋鎮(zhèn)征集,。呈立姿,,雙目平視,,口微張,,長鼻下垂內(nèi)卷,,大耳后掠,尾下垂,;前肢稍高于后肢,。通體光素,僅在象鼻,、耳朵,、四肢根及臀部以長短不一的陰刻線表現(xiàn)皮膚的褶皺紋理。背之前部有兩小孔,,似為穿系之用,,或為器物支座。
象,,善解人意,,勤勞能干。聰明靈性的“象”,,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被視為高貴吉祥的象征,。因“象”與“祥”字諧音,所以大象被賦于了不少吉祥的寓意,,比如說以象馱寶瓶寓意為“太平有象”,,以象馱如意或象鼻卷如意為“吉祥如意”等。這件銅象小巧盈握,,造型精準(zhǔn),,線條流暢自然,神態(tài)安詳逼真,,反映了漢代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水平,,它對于研究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及思想意識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。
地址:南陽市鼎盛大道369號(光武大橋南段向南980米路西)
官方網(wǎng)站
博物院微信號
知府衙門微信號
張衡博物館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