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史料記載,熨斗最初在商代發(fā)明時是被當做一種刑具使用,,專門用來燙人的皮膚,。到了秦末漢初,,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燙衣服。漢魏時期熨斗,,外形呈圓腹,、寬口沿,有長柄,。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,,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,二是熨斗的外形如“斗”,。古人熨衣前,,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里,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,,所以熨斗又叫“火斗”或者“燙斗”,,也有把熨斗叫做“北斗”、“樵斗”的,。
這件銅熨斗柄首呈龍首形,,柄上有銘文“宜侯王樂未央”六字,造型樸實大方,,柄上有吉語銘文,,為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及書法藝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。
地址:南陽市鼎盛大道369號(光武大橋南段向南980米路西)
官方網站
博物院微信號
知府衙門微信號
張衡博物館微信號